九华新闻网7月26日讯(通讯员 袁也)近日,全市职称评审工作培训交流会召开,湘潭经开区作为典型代表分享经验做法。
近年来,湘潭经开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有关决策部署,立足职称评审“小文章”,助力人才发展“大课题”,高质量完成了园区职称认定、评审工作任务。经开区于2019年10月成立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同年底向市职改办申请成立初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自成立以来,精心谋划,精准发力,推荐园区非在编教师、企业专技人才共650人成功申报认定各级职称,其中副高31人、中级132人、初级487人。
多方动员 做到全区域覆盖
经开区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强化组织领导,为职称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同时高度重视职称评审工作,连续三年将职称评审工作纳入“区年度考核”指标内容,分管委领导在日常人才联系走访中,重点了解人才职称申报情况,发挥政策引领作用。为提高职称评审工作效能,促进专技人才不断发展,由区产业发展局牵头出台了《关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奖励办法》,对企业通过内部培养并获得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中级及以上职称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给予奖励。利用“三送三增”主题活动宣传政策,着重在全区开展走遍企业、走遍社区、走遍高校,上门送信息、送政策、送服务,与企业、居民和学生开展增信心、增动力、增感情的活动,确保园区所有专技人才了解政策及申报信息;利用“汇智大讲坛”平台学习政策,每年至少开展一次专门性培训会议,邀请市职改办领导现场答疑解惑,至少开展一次专门性交流会议,邀请园区职称工作做得好的企业分享经验、进行资料整理归档展示;利用微信群及时互动,建立职称申报交流群,将当年度有职称申报需求的企业人员纳入,让信息更为畅通,促进交流。
多措并举,做到全流程参与
工作人员认真学习领会省、市出台的文件和政策,切实提升履职能力。同时,加强与相关单位及企业申报人员的沟通交流,通过相互学习和经验分享,拓宽思路,少走弯路。根据园区发展实际,积极向市职改办、市工程系列职改办取经,在掌握基本政策后进一步提高认识和站位,并且通过寻求帮助、协调解决了各类棘手问题。如近两年帮助桑顿新能源2名人才获取自动控制专业工程师证书,有效贯通了技能人才直接认定工程师的绿色通道;打破职称认定档案壁垒,帮助区内20余名档案丢失或不在本地的专技人才认定职称;帮助长城铭泰向省厅申请增加专业;随着政策不断向民营企业倾斜放开及宣传力度的加大,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对职称申报需求增大,导致业务量剧增,2019年和2020年区职改办均收取材料300余份,为缓解今年材料审核的压力,区职改办年初即通过增强申报人员业务能力、增加场次、错开认定和评审时间等方式合理安排,确保工作的有条不紊。
多点聚力,做到全方位统筹
区职改办根据每年的文件要求,将职称材料分级梳理成册,制定统一的材料准备清单打包发至园区企业,方便人才便捷高效准备材料,同时精准把握材料要求,提高通过率。工作初期,民营企业专技人才因工作繁忙,学历、论文等受限对职称了解片面且动力不足,基本停留在“没概念”或“想评但不知道怎么评”的阶段。近几年,区职改办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简化申报程序、精简申报材料,另一方面促进职称评审结果与民营企业人才培养、使用相衔接,引导民营企业将职称评审结果作为确定岗位、考核、晋升、绩效、薪酬等的依据。如威胜电气率先出台政策,将职称与岗位任职资格、职务升迁挂钩,督促并鼓励专技人才职称晋升;荣岚智能总经理带头申报职称,去年依托新政获评副高职称,目前该企业符合申报条件的人员均全部参评,有效保障了企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区职改办从去年开始加大对职称政策及申报典型案例的舆论引导,在市级以上媒体推介3次,区级媒体推介5次,营造了良好氛围,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才的积极性。
接下来,区职改办将全面组织已有职称成果回头看,摸清底数,着眼实用性与操作性,积极探索职称评审工作的九华经验,为全市职改工作贡献九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