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超级农业大国,国家的发展重在乡村振兴,而落实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古语有云:仓廪实、天下安。“藏粮于地”最贴切最合理的诠释是守住管好天下粮仓,科学合理利用耕地资源。当前,“经济发展”这个词汇热度逐步赶超“农业发展”已成为现实。对于如何守住管好粮仓,如何保护耕地资源是当下亟待关注的课题。未来如何有效衔接,破解新痛点,打开新局面,这就需要从现实做起,第一是要从规划入手,让规划先行。科学合理做好乡村振兴规划蓝图,不仅村庄规划要落地,乡镇规划也要迅速落实。将宏观政策和微观线路规划科学融合,让老百姓知道哪里要发展,哪里是耕地保护红线,做到科学合理,高质量发展。第二是要从意识入手,让心中有粮。农村地域辽阔,可真正服务于农村的人少之又少,因为很多人的心中认为,学农的人是卑微的,费力不讨好,政审这种片面的意识偏差,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服务于农村,因此,守住根,因从思想意识抓起,加大对农业投入的力度,加快资源调控,让更多农业政策这正落实到位,让藏粮于地的意识在教育中逐步纠正思维。
要想真正做好乡村振兴,不仅要向土地要粮,还要向科技要粮。这就是说的“藏粮于技”。产业要兴旺,科技要振兴。藏粮于地是基础,藏粮于技是关键。传统的农业发展受到技术的制约,因此要把握好科学技术的革新,让更多农业机械和农业技术在乡村振兴的发展中源源不断的灌输其中。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输送。农机人才不仅包括专业技术能人,还包括基层干部业务素养和技术培养,提升对于农业科技的思维广度和宽度,以此加快农业发展在乡村振兴中去的长足进展,另一方面就是要加大落实农业新人的培育,比如农业委培生的名额扩大,让年轻的新鲜血液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一次让更多的后备力量服务于农业的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是国家的方针大策,有困难更有挑战,但是落实好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乡村振兴势必不会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