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油麻地的工联会,有一间远近闻名的蜀绣教室,它的课任老师是来自四川成都的刘永兰,今年71岁。
2011年,刘永兰从工作了几十年的教师岗位退休后,随女儿来到香港定居。刘老师是重庆人,从小就学习蜀绣,闲暇时,总喜欢捧着绣片,目不转睛的舞针弄线。花鸟虫鱼,从灵巧的双手间渐渐呈现,内心就会油然升起一种满足感。
来到香港以后,刘永兰希望发挥自己的专长,于是主动来到香港工联会拜访。初来乍到,不懂粤语,只是怀揣一腔传播传统文化的心意,刘永兰受到工联会热烈欢迎。刘永兰告诉记者,当时工联会的负责人告诉她:“只要是来自内地的传统文化,我们都好欢迎。”刘老师也由此看出了香港同胞对于内地传统文化的热爱,更加下定决心要教同胞们学习蜀绣。
在香港工联会的的蜀绣教室里,一张张绣台整齐排列,一针一线皆用心绣制。一位香港学生表示,自己已经跟随刘老师学习蜀绣多年,现在基本可以独立创作作品。当前,她正以“雀儿”为题,尝试将卡通小鸟与凤凰的传统绣制技法相结合,争取创新佳作。
蜀绣又称川绣,起源于川西民间,因地缘关系而得名。古代川西平原盛产蚕,故称“蜀国”。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兴起,蜀绣贸易发展迅速。明清两代,四川又出现了许多专业刺绣人员和小型刺绣作坊。到1925年前后,仅成都就有刺绣从业人员一千多人,店铺六十余家。20世纪50年代,蜀绣开始遍布四川民间。
蜀绣技艺以针法见长,共有12大类、122种。蜀绣以本地织造的红、绿等色缎和散线为原料,各种针法交错使用,施针严谨,设色典雅,既长于刺绣花、鸟、虫、鱼等细腻而生动的图像,又善于表现山水磅礴的气势。在长期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严谨细腻、光亮平整、构图疏朗、浑厚圆润、色彩明快的独特风格。
最近几名香港学生,正在刘永兰的指导下,绣制以“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为主题的作品。学生们非常感谢刘老师,能将蜀绣从四川带到香港,也很高兴在刘永兰的传授下,见识蜀绣多彩的魅力。
刘永兰表示,她始终为蜀绣而骄傲,如今刘老师在香港也经常参加各种义务教学活动,到不同的地方教授香港同胞学刺绣,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香港回归祖国25年,无论建设和发展,都是日新月异,刘永兰也期待将来有更多类似蜀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落地香港,让同胞们在家门口就能接触到祖国丰富而博大的传统文化。
来源:看看新闻Knews
编辑:李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