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湘潭理工暑期“三下乡”:让青春之花在社会实践中绽放

九华新闻网7月23日讯(通讯员 肖中华 黄雪晴)“帮老农收晒烟叶,帮环卫工人打扫卫生,给留守儿童提供心理辅导……通过这次暑假‘三下乡’活动,我体验到了劳动的艰辛与快乐,与村民们结下了深厚友谊,也学到了很多东西。”近日,湘潭理工学院大一学生康子良聊起这次暑期“三下乡”的经历,特有成就感。

图片1.png

图为肩挑烟叶的康子良。

体验农事农活

7月8日,暑假伊始,湘潭理工学院统计与信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18名学生在辅导员黄雪晴老师带领下,来到宁乡市沙田乡石梅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康子良是其中的一员。

“‘三下乡’远没有事先想象的那么浪漫与舒适。”聊起这一周的经历,康子良深有感触地说。

根据村委会安排,同学们住在一栋老旧民房里。屋内床不够,大家打地铺的打地铺,或拿长条凳子拼在一起凑合着睡。大家的早餐、中餐要去镇上购买,晚餐则自己回来做。天气炎热,同学们每天早上7点起床,忙活一天,回来还要排队洗澡、洗衣服,直到凌晨才能休息。

7月10日,在驻村干部戴永强的带领下,康子良和同学们来到了离村部约3公里远的坛山湾烟叶种植基地。老农们十分热情地告诉大家,烟叶泛黄了就可以采摘,方法特别简单,直接用手掐住叶片根部折断就行了。

两行烟草之间尽是淤泥,穿着短裤的康子良来回采摘,没走几趟小腿肚就被杂草刮出一道道血印,又痒又痛。康子良和同学们将采摘下的烟叶挑到加工处修剪,然后将初步加工好的烟叶挑到烘晒棚里逐片摆放整齐。摆放烟叶这活看似简单,其实最费时最难熬。“烘晒大棚里面的温度高达50℃,一进去就像踏入了桑拿房,汗水使劲往外冒。”

将烟叶采摘摆晒完后,戴永强对每位同学的表现赞赏有加:“我一开始是不支持你们来这里体验的。这里的活又重又累,我担心你们这些大学生受不了这种苦。没想到你们完成得这么出色,说明学校平时特别重视劳动教育。”

7月11日、12日,康子良和同学们又顶着炎炎烈日,对五里堆新区文化广场和石梅村服务中心进行清扫。大家清理完河道垃圾,将政务宣传栏擦得一尘不染,又将停车坪打扫得干干净净。石梅村村支部书记李清对同学们的表现特别满意,邀请大家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以示感谢。

辅导留守儿童

从抵达石梅村第一天起,指导老师就每天派出10人负责辅导当地留守儿童的学习。

“第一天只来了4个孩子,随着村民们越来越信任我们,大家都争着把孩子送过来,后来增加到了15人。我们感到很高兴,因为村民们认可并接受了我们;村民们也很高兴,因为我们能照顾和教育他们的孩子。”康子良满足地说。

期间,有个孩子不爱说话,康子良问他问题也不吭声,只是呆呆地看着课本。康子良一开始认为这是性格内向所致,但仔细一想觉得不对劲,“他不是内向,应该是心理出现了问题。”

接下来,康子良和同学们对这个孩子进行了耐心开导。“你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这并不代表他们不爱你。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他们对你要求严格,是想让你更出色,以后有能力去保护自己和亲人……”

在同学们的耐心开导下,这个孩子开始主动跟支教老师说话,性格也慢慢开朗起来。

活动期间,同学们还成立义务维修小组,到各个村部进行电脑检修与维护,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上。

在开展社会实践的同时,康子良和同学们还来到何叔衡同志故居、谢觉哉同志故居及沙田红色文化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参观学习,接受红色励志教育。

来源: 九华新闻网

作者:肖中华 黄雪晴

编辑:杨雅珺

本文为九华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jiuhua.rednet.cn/content/2021/07/23/9696374.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九华要闻
  • 产业动态
  • 媒体关注
  • 综保区
  • 九华控股
  • 乡街动态
  • 九华视界
  • 九华教育
  • 九华专栏
  • 图说园区
  • 部门动态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九华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