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2日,习近平抵达河内,开始对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其中,有3期报纸刊登的是阮富仲在2017年1月到访中国的报道。另外16期,习近平介绍说,“这是1955年胡志明主席访华时的报纸,我们费了些劲找到的”。阮富仲听后很惊喜。
1955年6月26日的《人民日报》头版。(图源:《人民日报》)
1955年6月26日的《人民日报》头版,一张通栏大照片格外醒目,那是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老一辈领导人同胡志明的合影。同时登出的还有《胡志明主席率领代表团到京》《胡志明主席拜会毛泽东主席》等报道,篇幅加起来几乎占到版面的2/3。次日,同样在《人民日报》头版,刊载了胡志明的一段讲话:“无可疑议的,我们两国人民的友谊和密切关系是永恒的、牢不可破的,是任何人所不能离间和阻挠的。”
算起来,胡志明在中国进行革命活动的时间长达12年,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他称中越两国关系“如手和足,如杵和臼,如根和茎,如兄和弟”。抗日战争时期,越南有首民谣吟唱“中国越南如唇齿,须知唇亡则齿寒”,词作者就是胡志明。习近平曾说:“在我们这一代中国人心中,胡志明主席是中国人民最好的朋友,我们叫他‘胡伯伯’。”
作为两国关系的见证者,越南老人阮文战对中国送出的这份礼物夸赞不已:“我们的传统友谊通过《人民日报》完整地记录,并向两国年轻人呈现,真的很了不起!”
19期《人民日报》报道目录。(图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2017年11月13日,从芒果路到鱼塘边再到高脚屋,习近平和阮富仲在胡志明故居边走边谈,重温中越老一辈领导人结下的兄弟情谊。习近平说:“见贤思齐,我们应当向毛主席、周总理和胡志明主席学习看齐,把中越友好传承好、发展好,造福两国人民。凡是为人民做了好事,在历史上一定会留下佳话。”
2017年11月13日,习近平在河内越共中央驻地会见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会见后,习近平和阮富仲前往胡志明故居继续交流。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中越两国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相同、发展道路相近,前途相关、命运与共,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给越南发展提供了许多可学可鉴的经验。
习近平坦言:“20多年来每次来越南都感受到了发展,中越双方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就,因为我们坚持改革开放和革新开放,因为找到了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国有句话,不怕慢,就怕站。我常讲,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只要认准了发展道路,就要坚定地沿着历史和人民选择的道路走下去。”
习近平访越期间,有媒体注意到一个细节:出席每场活动的外方人员名单里,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陆续亮相。在越共中央驻地国事厅会谈桌一侧,同阮富仲并排而坐的就有7位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阮富仲向习近平解释说,您在访问期间,越南安排不同的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陪同出席活动,确保每位都能听到重要指导意见。
2017年11月13日,习近平抵达万象,开始对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新华社记者 马占成 摄
2017年的东南亚之行,是习近平在十九大后首次出访。除越南外,他还访问了另一个社会主义邻邦——老挝,向世界发出共同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明确信号。
越南和老挝之于中国,既是社会主义邻邦,也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早在2015年,习近平就指出,中国将继续秉持亲诚惠容的理念,深化同包括越南在内的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和互联互通,永远做社会主义国家的亲密同志,永远做发展中国家的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
如今,“一带一路”倡议和越南“两廊一圈”战略握手,中老铁路建成通车让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中老经济走廊应运而生,这些合作项目为越南和老挝两国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
2017年11月14日,习近平在万象下榻饭店会见老挝奔舍那家族友人。新华社记者兰红光摄
在老挝,习近平见到了他的“老同学、老朋友”宋玛。宋玛是老挝革命前辈贵宁·奔舍那的后人,曾在中国生活读书近10年,与学生时代的习近平相识相交。他对习近平说:“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让全世界的共产党员看到了希望。”
文/钟祺
配音/静玄
编辑/海声
来源:学习小组
编辑:李迎春